[天地无极] 《大江大河》和我记忆中的这40年

Aqualavida · 发布于 2021-01-10 14:35 · 849 次阅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月宫

x
响应宫主的建议来看剧忆往昔。
需要先说明的是,我平时看剧的时间非常少,而且我现在是从第一部第一集从头开始补的,极大的可能会每周才一天能有时间集中看几集这样。但是我以前没有开过这样的贴,所以也不知道要怎么弄。如果大家有兴趣就给我一点支持。
我昨天才开始看的,目前看到第一部第6集。之所以今天现在来开贴,主要是怕一搁下,那些新鲜的感受和唤起的记忆就不见了。
这个贴的主旨不在于聊剧情,而在于分享看剧过程中的小感受和由剧情唤起的当年的记忆。
共收到 87 条回复
桂花树边捣药去 · #2 · 2021-1-10 14:38:28  回复
蹲!
Aqualavida · #3 · 2021-1-10 14:46:08  回复
首先,就问看过的这一点点内容来看,绝大部分还真是挺真实的。宋运辉59年生人,姐姐应该也打不了多少,也许57、58年的。这一帮子就是俗称“生下来就挨饿,刚上学就停课”的新中国最不幸运的一代。这一段的人口即便是号称高中毕业,实际上的文化程度不如WG前的初中毕业。就如同第6集里面宋运辉说莫老师虽然是中专,但是水平不输WG期间的“工农兵学员”。
既然提到莫老师,我觉得他的安徽口音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们学校里的老师也有很多是有口音的。
扶摇mm · #4 · 2021-1-10 14:49:28  回复
坐等,我一开始也想写,可是懒,手机写字太费劲

点评

你可以补充。毕竟一个人的见闻很片面的  发表于 2021-1-10 15:09
月下飞天镜 · #5 · 2021-1-10 15:00:05  回复
先点赞再蹲
Aqualavida · #6 · 2021-1-10 15:08:29  回复
作者选这个年龄段的人物作为主线来展开“改革开放”的主题,真的是太有代表性了。他们经历过插队、考学、农村的包产到户、“多种经营”,城市的企业转制、后来的下岗……还有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出国潮。所有这些我都曾亲眼目睹。
先说开篇,78年高考,政审。一开始我还打了个咯楞,那个“老猢狲”说的话,78年夏天了还有人这么说话呢?不过后面的剧情解释了一切。
其实77年就开始清算稍微“三类人”了,只不过由上而下的推行,到基层就比较慢。而且宋家是“反革命”,所以包括两个孩子只能给一个名额就还挺合逻辑的。
我对78年的高考印象不深,反而是77年影响特别深。77年高考是2月,特别冷。我们那时候住一个比较大的四合院,有十一户人家。其中7户是知识分子,彼时大家的“帽子”都还带着,院里的孩子没几个成份好的。有两户家的孩子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去北大荒的。当年已经26、7岁了。考学是他们最能够自己掌握的回京方式。那一年院里考了6、7个年龄从26、7到应届生都有,但是我们院里反而是没有58、59年着批出生的。两个50、51的,三个55、56的,2个60的。那年考上了5个还是6个。所以到78年反而断档。

点评

我哥是78年春天高考那批,和宋运辉很像,我们村和他同届?还是晚晚一届的同学就是一件破棉袄没扣子,稻草绳子一捆就是腰带,就这么去上大学  发表于 2021-1-10 15:27
一念长星 · #7 · 2021-1-10 15:08:46  回复
Aqualavida · #8 · 2021-1-10 15:15:06  回复
第一集“革委会”这个词莫名好亲切,那个年月无论什么单位都得有个“革委会”,游离在正常的组织架构之外,权利却异常之大。WG期间就是由造反派控制。

点评

对,听我妈说革委会权力特别大,他们厂里是一个平时扫地的工人当上了革委会的头,后来wg结束又回去扫地了,得罪了太多人  发表于 2021-1-10 19:20
那会儿我家是富农,也是被批斗的人  发表于 2021-1-10 15:28
Aqualavida · #9 · 2021-1-10 15:28:59  回复
第二集也是很有感受的一集。
宋运辉进宿舍认了仨大叔,莫名有喜感。但是真的是那样的。刚刚我说院里邻居高考你们也看到了,一个院里同一届年龄就有差十岁的。我印象中77、78年高考对入学的年龄是有放松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
我大学有个老师,78级的。他是个应届生,而且还是个跳级生,所以他15岁上大学,所以实际比我们就大6、7岁。是个帅哥,讲课也很有吸引力,当时很是有写“粉丝”。
我记得他有一次上课吐槽我们读书不努力,他说“我们那个年代才是真正的如饥似渴的学习,你们都在浪费青春”。他说他和他的同学基本上是两代人,他和我们年龄更接近但是意识形态也是“两代人”。
这集里面提到当时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民日报社论,还有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反对“两个凡是”什么的都挺有故事可讲的。我就怕话太长,你们不耐烦看。

点评

我去上大学时一个大布包。我哥是一个木箱,专门给他做的,后来我上大学他就给我了,那个木箱跟着我到大学毕业,搬家好多次直到买了房子,现在很后悔,该留下的。   发表于 2021-1-10 15:58
去学校报道那段,大家扛着铺盖卷,挑着担子什么的。就连我自己去上学也是扛的铺盖卷的。  发表于 2021-1-10 15:33
兔兔不吃胡萝卜 · #10 · 2021-1-10 15:44:40  回复
很喜欢看,请楼主继续更。谢谢
Aqualavida · #11 · 2021-1-10 16:06:59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1-10 16:09 编辑

WG刚结束那会,中央开个啥会,民间都非常关注。主要是怕政策有变。后面小雷家分地那段,老支书的顾虑是真的。我父母他们当年在家也时常会说到这些。当年确实吵的很厉害,民间也议论很多。我们家也有保守派和改革派之分。后来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直是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家没有农业人口,所以分田这事没有亲身经历。但是我父母但是农业科学家,所以算是目睹了一些。
我家老太爷是学究,他们家都几代不种田了,所以对农村没什么深刻的了解,是保守派,觉得是“资本主义复辟”,是“倒退”。这老先生,就算他WG开始没几天就被停职、抄家、关牛棚;被批斗、被游街、被揍,但是仍然是坚定的左派和毛派,当年没少给中央写信反对改革开放。
我爸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部分地支持分田。原因很简单,集体农业的Modle来源于苏联,而当年苏联的农业国土大部分都是平原,适合机械化操作。而中国的农业土地和很多都是丘陵、山地,反而是小单位作业有利于生产。之所以“部分支持”,是因为他觉得不能一刀切,以东北、华北平原而言还是“大农业”更适合。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理论。后来平原地区的土地确实又慢慢地重新集约了起来。但是以78年那个时期,想做到不一刀切也的确不现实。

点评

我记得那一段,地分下来后,我爸在我家一小块地种了花生!其他的,那会儿太小不记得了,好像后面就慢慢有压岁钱(2毛)了,过年有肉,还有花生瓜子这些零食了   发表于 2021-1-10 17:01
Aqualavida · #12 · 2021-1-10 16:23:32  回复
微信截图_20210110161158.png
我曾经拥有姐姐同款大辫子和同款格子线呢外套。那个年代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好像每个小姑娘都有一件红色格子线呢外套。我的辫子也又粗又黑,也有人说过这么好的头发能买个好价钱。那个年代舞台上的头套好像是用真头发做的。
这里说到招工。77年开始知青回城,78年、79年好像最高峰。能考学的都考学了。70年之后初中毕业去插队的走得不是很远,在郊县插队的多,户口的还在北京。反而是WG刚开始去插队的都走得特别远,北京的主要是去东北、内蒙、新疆,但是户口都是跟着走的,特别难。
Aqualavida · #13 · 2021-1-10 16:40:30  回复
杨烁演雷东宝这个人物还挺合适的。他气质挺适合这种带点匪气的粗人,反而不适合知识菁英。
雷东宝妈妈是苏小明吧?我看的她也的第一部剧是“我的青春我做主”,是叫这个名吧?看了一小点而而已,当时就觉得没想到她还能演戏,演得还行。她当年《军港之夜》可红了。
小雷家这帮子光棍儿还都挺鲜活的。
我小时候也养过“安哥拉长毛兔”。是我们学校的,搞不清算个啥性质,学生每周末要去野地薅兔草,礼拜一按班级交。算课外实践?学农的项目之类的吧,太久远了,记不清了。

点评

的确,他们那批很多人出去的时候语言都不行。  发表于 2021-1-10 19:41
苏小明那个时候出来的一批歌手里她好像最红了,后面跟着出国潮出去,就没什么声音了,那时候出去的一批明星其实大都混的不太好  发表于 2021-1-10 19:25
大江大河1的时候雷东宝妈妈不是这个,2换成苏小明了  发表于 2021-1-10 17:42
我们小学有农忙假,而且每周二下午老师们要去帮忙做农活,我们就放半天假回家,  发表于 2021-1-10 17:42
桂花树边捣药去 · #14 · 2021-1-10 17:00:24  回复
有意思,重回7080年代的感觉
少肉肉的小瓜籽 · #15 · 2021-1-10 17:03:29  回复
蹲。
Aqualavida · #16 · 2021-1-10 17:57:16  回复
第六集我有话要说。
对了,就是这个小姑娘,梁思申。小演员真是挺漂亮的,对小演员也没法要求太高,角色里她的生活太远了。但是,对作者(我没读过原著,也许是编剧)我是有话要说的。这小姑娘就是第2部里面那个海归吧?前两天在宫主的贴里有提到。我觉得这位作者对海归是真的有偏见。
首先哈,我和这个小姑娘应该是同龄,79年我也差不多这么大,我也是在高校的附小上学。虽然目前的剧情还没有交代这个梁思申的家庭背景,但是既然是我们这一代的留学生,大概率家里是大学教师吧?搞不好家族还有个海外关系啥的(我猜的)。那就是和我自己的背景有很多可比性。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很乖。我们那个时代是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种事物的。小孩子没什么人权。所以这种果然挑衅老师的孩子很少,至少我是一个也不认识。要说是WG期间,红卫兵干的事是有的,但是79年的小学生,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这样的还真是不认识。
而且,在附小的环境里面,成绩差是很可耻的。我不记得有任何一个同学考试不及格还能这么嚣张的。就不知道后面的剧情回怎么圆这个人物的逻辑了。
P.S我当年算得够嚣张的学生了,老师给我的评语从来都少不了一句“有个性”,当年“有个性”不是好词,约等于“难管教”。但是我成绩好,所以老师就干脆放任不管,省的糟心。

点评

是的,成绩差不管在哪里都不敢嚣张  发表于 2021-1-11 12:54
这点同意  发表于 2021-1-11 08:13
梁思申家里背景挺强悍,目前看带红  发表于 2021-1-10 22:12
我说的“乖”不是后来的乖。我们很野,会翻墙、上树,男孩子会打架,我们附小的男生还会和地方小学的男孩子打群架。但是绝对不会目无尊长。  发表于 2021-1-10 18:05
一念长星 · #17 · 2021-1-10 18:19:20  回复
姐姐可以申请个置顶

点评

在建议区有置顶方法的帖子  发表于 2021-1-10 18:35
怎么申请置顶啊?  发表于 2021-1-10 18:23
thetdyxhlaw · #18 · 2021-1-10 18:26:25  回复
写的很好呀。
Aqualavida · #19 · 2021-1-10 18:38:25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1-10 18:54 编辑

这剧还挺上头的。我又继续看第七集了,老书记被告这儿也挺有代表性的。当年基层这种情况挺多的,而且大家也真的很担心政策不稳定的。大家是真的是穷怕了。
Aqualavida · #20 · 2021-1-10 18:52:11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1-10 18:53 编辑

第八集这里开始圆小梁姑娘的人设了。还是有点合理性。再看看
小吐槽,我们那个年代大姑娘,小姑娘都穿得差不多。日系校服款式是没有的。裙子是红色背带裙最受推崇。是这种样式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评

我也有过,只是那会儿没照片  发表于 2021-1-11 12:52
哇好可爱的小裙子  发表于 2021-1-10 21:32
我的天!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我有差不多的,只不过更老一点,那是国内还没有彩色胶片的年代。  发表于 2021-1-10 19:03
Aqualavida · #21 · 2021-1-10 19:38:00  回复
姐姐结婚请亲戚这段我是没体会,我妈那边全员黑五类,彼此不嫌弃。我爸成分好,但是我伯伯,姑姑根本也没觉得我妈的成分有什么不妥的。可能我们家的定性不是特别“黑”,没有宋爸爸的“反革命”那么可怕。
Aqualavida · #22 · 2021-1-10 19:48:53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1-10 19:51 编辑

果然小梁姑娘是有海外关系。那她是直接移民了吧?那和我们这一代靠全奖去美国读PHD的还是不一样的。我发小里面移民的多数也就是读到学士而已。留学的全员PHD
我们学校是78年开始从小三开英语课的,在北京都算早的。这就是高校附小的优势。
Aqualavida · #23 · 2021-1-10 20:43:28  回复
第十集开始加婆媳关系的戏了。我有点不耐烦看。不过,雷东宝对萍萍好像还可以。然后,这种婆媳关系我也没见过,很没有生活。所以,之后这种戏份我肯定会快进的。
但是,恶婆婆的嘴脸还是挺讨人嫌的。哈哈哈
我虽然没体会过,但是孤儿寡母的家庭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吧。但是,这种情况是不是儿子对媳妇越好,婆婆越会变本加厉?

点评

是的  发表于 2021-1-11 12:56
萍萍很聪明啊!情商真高,看起来像是把婆婆摆平了。  发表于 2021-1-10 20:50
Aqualavida · #24 · 2021-1-10 21:23:13  回复
钢筋水泥批文这段我挺有感受。那段时间各种物资都要指标,主要生产资料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当时有一批有点关系的人靠倒批条挣钱。
后来,有一段时间倒卖钢材的批文,让一帮子高干子弟很是发了一笔。剧里那个倒卖盘条那个根本不入流。真正倒批文的多数是TZD,没一个平头百姓。

点评

哈哈哈,暴露年龄了  发表于 2021-1-18 11:36
@扶摇mm 那你比我还小好多。我大学毕业还有“粮油关系”要转。彼时粮票虽然已经没啥用了,但是还是存在的。  发表于 2021-1-11 16:02
我高中了才废除粮票,我到现在还有几张粮票  发表于 2021-1-11 12:58
Aqualavida · #25 · 2021-1-10 21:57:15  回复
第十二集开始这儿,“打击投机倒把,割掉资本主义尾巴”这事儿当年也是个大事件,社会反响真的很大。好多人当时真的是很害怕的,很怕又要运动了。
老猢狲说“这回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本质是中央内部的斗派系争。
然后,四宝这剧情看起来像是个猪队友的意思?

点评

果不其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发表于 2021-1-10 21:59
Aqualavida · #26 · 2021-1-11 18:35:34  回复
我看到第17集了。15、16、17着3集里面涉及的一些事情也是勾起了为不少回忆。先说大学毕业分配这个点。那年月大学生是要服从国家分配的,原则上是没得选。但是总有暗箱可以操作,各种靠背景、托关系的事情。可谓是“暗流汹涌”。挖同学墙角啥的,也是挺真实的。82年还好,国家人才缺口大。越往后想硬碰硬靠成绩优异就越难。宋运辉最终能到金州化工本质上还是因为“关系”。
这里其实有个小bug。剧里宋运辉他们是学化学的对吧?理论上讲,学化学是不会被分到化工厂的,学化工的才会。化学(Chamistry)和化工(Chamical Engineering)是非常不同的两个专业。所以如果化学专业进化工厂其实是专业不对口的。
他们到了厂里之后的境遇我太有体会了。我9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老公是80年代末。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那几届的大学毕业生读不允许自己找工作。所以我俩都十分悲催地被分到了厂里。他更有意思,我老公就是门门功课第一名那种,本来是分到研究所的。结果学校要搭两个人,人家研究所没看中这俩拖油瓶,结果连带我老公一起退货。到工厂里,大学生就是个猴子一样的存在,人家根本不用知道你叫啥,只管叫“大学生”,一准不会叫串。
Aqualavida · #27 · 2021-1-11 18:58:23  回复
这剧估计后面会讲到“脑体倒挂”的事情,这个是改革开放40年题材绕不过去的一个事情。应该也会提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个点,当年的社会影响非常大,堪比“地震”一样的震动。尤其在想中关村这种知识分子聚集地。我跟你们说哈,就真的“奔走相告”,有点不夸张。82年那时候已经开始重新评职称什么的了,但是工资改革应该还没有开始。我爸大学毕业拿了30年56块一个月的工资,还是北京的标准。我公公婆婆他们支援三线的还没这么多呢。WG期间是算高的了,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调动一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绩效奖金是从产业工人开始试点的。我舅舅他们是工人,老师傅。他们那会很快就有三位数的收入了。我上大学那年我爸工资才涨到99块。
所以在80年代中期,“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说法和流行,社会上出现新一波“读书无用论”
我老公毕业的工资标准是66块,我毕业那年本科生工资标准涨到84,加上三班倒的补助,我每个月能挣118块,第一次拿到车间的奖金是76块,我当时差点没去拥抱我们工段长大叔。90年代了啊,兔子们,你们能想象吗?90年代的北京城,国家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值这点儿。
我们车间跟我一样大的姑娘,北京远郊的,初中毕业进工厂。在我念书的这7年里,她成了熟练工,一个月能挣800。这就是“脑体倒挂”。

点评

我姨妈就是从医院调到工厂当厂医的,因为企业的工资比医院的高!而工厂里坐办公室的没有车间里工资高,技术人员没有一线工人高  发表于 2021-1-11 19:18
今天不下雨 · #28 · 2021-1-11 19:27:52  回复
      应该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市场经济,那时候分到工厂的大学生很多都开始辞职跳槽,那个时候没有满服务期的还要陪一笔钱,但是不少人宁愿赔钱都要走,工厂根本留不住人才了!我的堂姐就是分配到一个纺织机械厂以后考了检察院辞职走的,大概赔了厂里三千这样!那个时候她的工资大概是三百,时间久了记不太清楚了

点评

我就是辞职出来的,现在回头感觉好傻,主要是自己不能干  发表于 2021-1-14 16:30
我就是“强行跳槽”之一。不过我更狠,直接消失。n个月之后,厂里找不到人,找到我家里。我妈跟厂里的人说“她嫁到上海去了,不会回来上班了”,然后我的档案里,这一段应该是“除名”……but who cares?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 19:46
Aqualavida · #29 · 2021-1-11 19:46:24  回复
今天不下雨 发表于 2021-1-11 19:27
应该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市场经济,那时候分到工厂的大学生很多都开始辞职跳槽,那个时候没有满服 ...

我就是“强行跳槽”之一。不过我更狠,直接消失。n个月之后,厂里找不到人,找到我家里。我妈跟厂里的人说“她嫁到上海去了,不会回来上班了”,然后我的档案里,这一段应该是“除名”……but who cares?

点评

因为我堂姐要去的是检察院,档案关系之类的不能有什么不好的出现,也比较急!就按厂里的规定大学生离职五千,按服务年份打折赔钱走了! 其实厂里也没多重视他们,奖金系数是最低的,一个月收入只有一线工人的一半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 20:09
今天不下雨 · #30 · 2021-1-11 20:09:30  回复
Aqualavida 发表于 2021-1-11 19:46
我就是“强行跳槽”之一。不过我更狠,直接消失。n个月之后,厂里找不到人,找到我家里。我妈跟厂里的人 ...

因为我堂姐要去的是检察院,档案关系之类的不能有什么不好的出现,也比较急!就按厂里的规定大学生离职五千,按服务年份打折赔钱走了!
其实厂里也没多重视他们,奖金系数是最低的,一个月收入只有一线工人的一半不到!她觉得每天画画图纸荒废了,就咬牙考公走了!
倒是那个工人要辞职走的赔不了多少钱
佐罗~小兔 · #31 · 2021-1-14 10:58:28  回复
lz不追剧了?看着你们解锁剧情比自己看有趣多了

点评

我追完2了,有点生气造谣污蔑的人没收到惩罚!  发表于 2021-1-14 16:31
会继续的。这两天工作忙,没时间。  发表于 2021-1-14 10:59
Aqualavida · #32 · 2021-1-15 21:11:59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1-15 21:14 编辑

这两天忙的跟三孙子似的。看剧的脚步暂时停了下来。之前看到了第22集,为了防止忘记。今天稍微聊一下。
18集到22集引起我的回忆的大概这么几点:一个是关于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另一个是姐姐的死。
Aqualavida · #33 · 2021-1-15 21:38:37  回复
技术改造和引进设备在那一段时间是一个全社会都挺关注的热点。应该还有一个上海宝钢的建设,也是引起关注的一个热点。当年就经常是家里面大人谈论的话题。我发小儿一个小姐姐的父母当年就是宝钢建设者。宝钢的设备、技术的引进当年也是有各种争议的。
剧里对对引进设备的描写还是听真实的。文革10年,咱们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非常大,而且关键是,技术人员的知识老化也很明显。所以,在引进设备、生产线、技术这方面交的智商税不计其数。
我大学毕业在工厂工作那两年,倒是有机会围观了一下外国人来安装机器。
我们是轻工业,引进设备的脚步比较慢。我一学设计的,对机器设备也没什么了解。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老外白领和蓝领的差异:机械师就穿那种连体的工装咔咔跟那干活,工程师就西服革履的跟旁边瞧着……

点评

宝钢啊!!当年有点风吹草动就上新闻联播  发表于 2021-1-16 12:26
Aqualavida · #34 · 2021-1-15 21:48:28  回复
我觉得宋运辉还是挺幸运的。其实那个时间段一个大学生到厂里,大多数都是熬资历。能学以致用的不多。
Aqualavida · #35 · 2021-1-15 22:14:12  回复
关于姐姐的死。不谈剧情。只就事论事,产妇大出血是真的很凶险的,无论年代。
我有个堂姐,93生的娃,也是大出血,九死一生,凶险的不得了。好在是在北京,而且她是“胎盘前置”,好像就是一个特别会高发大出血的的情况,所以产检的时候就做好应急备案的。即便如此,但是还是整理一群专家会诊,然后老公去签那个“保孩子还是保大人”的单子。

点评

所以生孩子是以命换命不夸张  发表于 2021-1-16 12:27
少肉肉的小瓜籽 · #36 · 2021-1-16 23:42:18  回复
我没追剧,但这楼很有意思,亲身经历还是跟纯看剧不一样,很期待各位大姐姐更新。
Aqualavida · #37 · 2021-1-17 21:03:00  回复
今天稍微有一点点时间。又看了一些。现在到24集了。
Aqualavida · #38 · 2021-1-17 22:10:50  回复
这段段也是有故事要讲的。好像人活得够久就会有故事可见哈。哈哈哈。
先说小雷家。不得不说,雷东宝制定是有远见。放弃底端作坊,搞产业升级的确是英明。
这里不说村里的事情我没有生活。说一说“进村”的事情,就是那个 叶工角色。
文革结束后,大概77年开始,我爸他们就开始恢复科研项目了。我印象很深刻,突然之间我父母就忙碌起来,我和我哥经常都没饭吃,后来就学会自己做饭了,7、8岁而已。
你们能理解吗?就是一个科学家,10年没有项目,突然一下子又有课题了,整个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没日没夜的。后来,我妈也是看两个人都进课题的话,孩子实在是没人管,而且还有一个没什么生活能力的老太爷,后来就转行政了。也算是为家庭牺牲了事业吧。
我爸是高农业科学的,课题的实验点都在京郊农村。一开始是两个,密云的山区和房山平原。后来是密云那边的村领导理念跟不上,只剩房山那个。我小时候去过,他们那个村支书就挺厉害的。我爸他们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项目。理念超先进的,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机械化耕作、畜牧养殖,后期还有食品加工。所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的课题一做就是十几年,如果村里领导没远见,那肯定是做不下来的。
自从我爸进课题,到年根就开始从村里领年猪回来,那年月啥的凭票,我们一年就吃一个鸡蛋。78年的春节吧,我爸从实验点上领一个猪头回来。嚯!真解馋啊!再后来,课题又来看是有了成果,年底村里会给专家小组分红。我们家当年的所有家电几乎都是靠这些收入。所以,我们家算是实实在在吃到农村改革红利的人。体会还是挺深刻的。只不过一直到我上大学,我爸几乎都是只有礼拜天在家,其余时间都在“点儿”上,也是很辛苦的。
那个村的村支书后来也是成了北京市人大代表,上过报。我爸也因为这个课题拿了国家星火科技奖,还进某一年的《北京市知名科学家名录》
Aqualavida · #39 · 2021-1-17 23:14:19  回复
金州引进设备的事情还真是一波三折啊
化工部这个大门口还真是还眼熟,当年好像北京有还写部委的建筑读差不多这个样。部里这位专家讲的也确实是当年的一个实际情况,那个时间段国内的化工企业的确是为了下游的化纤行业准备的原料的。
现在看到宋运辉到老徐家去,看来徐书记还是个高干子弟。那年头给派车的最差也是司局级。
Aqualavida · #40 · 2021-1-18 10:47:30  回复
我又来更新啦♪(●^∀^●)♪
突然想起来不知道哪一集里面,厂长和总工的对话里面提到《加里森敢死队》,这个剧当年可火可火了,可惜后来停播了。就因为里面有个叫“酋长”的飞刀帅哥(我觉得演员应该是舞者出身,身段说不出的优雅。),带着一种忧郁气质。后来很多半大孩子学着人飞刀,太危险。
这剧挺好看,“头儿”可帅了,下巴上有一道美人沟。当年我闺蜜是“头儿”的铁粉,我是更喜欢“酋长”。小队除了“头儿”加里森,其他都是犯人,一个骗子“戏子”,一个小贼“高尼夫”,一个杀人犯“酋长”,一个善于开保险柜的大盗“卡西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人物:前中——头儿;中左——戏子;中右——卡西诺;后排站立的是酋长,小黄毛是高尼夫。
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可以找到片源。好看

点评

啊啊啊,童年记忆!确实好看,可惜现在只记得名字,剧情啥的都忘记,我哥的外号就是从这个剧来的  发表于 2021-1-18 11:40
Aqualavida · #41 · 2021-1-18 19:53:57  回复
我又来啦ლ(⌒▽⌒ლ)
看到大寻被判刑了。简直了,我真没想到这剧连这个也有!根本一个40年大事件汇总啊!
当年有“严打”那个阵势,隔三差五的公审大会,高音喇叭宣读罪行,就跟剧里一模一样。
客观上讲,经过这么一下子,社会治安真的是好了很多。但是,普遍量刑过重,还有不少冤案。剧里大寻这种就是量刑过重,当时根本没法上诉,大多数人可能也就只认认了。少部分家里有点文化的就一直上诉,甚至上访。这个事情后来引发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关于法律、法制的大讨论。随后就是公检法的改革,中央“依法治国”的中心思想的确立。以及后来的各种法律条款的修订,新法的颁布。我身边有一个“严打”期间的冤案,是我们家一个姻亲。男孩子14岁,暑假吧,晚上和同学一块去看电影,回家的路上很倒霉地路过一个犯罪现场,还被犯罪分子给发现、胁迫了,然后就和犯罪分子一起被抓了,那罪犯就一口要定这俩孩子是和他一伙的,判了10年。家长不服啊!直接上诉,根本没用。后来来来去去地搞了好几年,等孩子放出来都快20了。

点评

不过话说回来,利大于弊!我记得小时去开过公审大会,一个个压上来宣读罪行和量刑,对年幼的孩子和大人来说都是一种亲眼目睹的震撼  发表于 2021-1-19 15:05
那会儿我记得看过一个电影还是电视,高中生摸了女生大腿,就以流氓罪判了进少管所,那会儿真的偏重,现在又太轻!  发表于 2021-1-18 23:49
153917578 · #42 · 2021-1-22 14:28:51  回复
几乎很多都在记忆点上,那时小,跟着外公看新闻联播,看各种新闻,现在就少了,很多东西都不太知道了
兔兔不吃胡萝卜 · #43 · 2021-1-28 20:10:54  回复
跟着学习,看这楼比看剧还有意思。谢谢楼主
Aqualavida · #44 · 2021-2-12 10:44:23  回复
大家好!前太忙了,又是出差又是赶工的。直到昨天才终于有可以愉快地看剧了。
昨天把第一部看完了,现在到了第二部的第四集。
本来都有点想要放弃这个贴了。可是这一部分的剧情有几个点还是激起了我的倾诉欲。

点评

等你  发表于 2021-2-12 10:50
扶摇mm · #45 · 2021-2-12 10:50:26  回复
坐等
扶摇mm · #46 · 2021-2-12 10:51:27  回复
不要放弃,我懒,好多想说的,可是手机打字太费劲
Aqualavida · #47 · 2021-2-12 10:58:05  回复
第一个点给我看乐了。就是第一部快结束的时候,东宝妈大抢购那里。剧里是一笔带过,可是当时那段时间的物价飞涨实实在在地引起了不小的动荡。
大家可以现象一下,物价一成不变了那么多年,突然一下子什么都在涨价,于此同时收入的的涨幅并没有跟上。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恐慌。那段时间体制内的工资改革还没有前面展开,奖金制度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农村倒是真的先富起来了,城市里脑体倒挂却越来越严重。
我记得那一段时间北京的大妈们又是疯狂囤积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卫生纸……无一不囤。我们家因为没有这个年龄段的“大妈”,父母工作都忙。外加他们了的确也是“理论水平”比较高,坚信这个只是暂时的,所以并没有抢购什么的
Aqualavida · #48 · 2021-2-12 11:15:17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2-12 11:27 编辑

剧里面有很多次提到“不知道政策怎么变”,这个我也挺有印象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内部也是各种派系斗争,风向一直在变,反反复复的。每一次政策的变化都会造成一些震动,步子迈的太大的被卷进去的也是不少。人们在经历了那十几年的各种“运动”和“斗争”之后,也真的是很怕再来什么“运动”的,也怕才过来没几天的好日子没了。就我们家而言,老太爷是个保守派,我也分不清左右了。反正就是觉得改革开放是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我爸因为科研点在农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农村改革,并且吃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所以肯定是支持改革的。有一段时间翁婿二人吵的厉害,也是挺闹心的。


Aqualavida · #49 · 2021-2-12 11:57:39  回复
本帖最后由 Aqualavida 于 2021-2-12 12:12 编辑

这剧看到现在,有一点我特别欣赏,就是人物设定都很丰满,没有纯粹的“好人”,有没有纯粹的“坏人”。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逻辑,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实实在在的“活人”。就算那些体制内的勾心斗角,个人的小算计,都有一个的内在逻辑。观众可以不赞同角色的选择,但是可以理解角色为什么会怎么选择。就很立体
Aqualavida · #50 · 2021-2-12 13:08:55  回复
到第二部开始。新项目筹备组在北京等审批这段儿也是很真实。那一段时间确实有很多类似的项目一窝蜂上马的,而且日后也的确有不少投资是浪费的,有一些项目真的是向剧里宋运辉说的:还没投产就落后了。后来中央就紧缩基建投资这个决策还是很英明的。

到这里不得不说说“路司”这个人物,一个副司,在北京真不算什么大官儿,但是手握“审批权”那就真的是实权在握。按目前的剧情,估计这人后面会出大事吧?
第二部开始这几集让我把在第一部中对宋运辉这个角色的成长之路的质疑有都给圆回来了。第一部里面他太顺利了,实时上不要说他们那一代,就算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进到工厂基本上还都是晾在一边自生自灭的,基本上毫无存在感。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根本没有可以发挥的地方。这几集里面宋运辉各种被排挤,还有那些体制内的老油条们也算是刻画得入木三分了。再说说虞山卿这个角色,算得上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有底线的人。他现在算是进了某个外企的办事处了吗?到东海动工这个时间点大概是1988年,彼时我已经上大学了,我老公快毕业了。那段时间大学生毕业考“外服”,进外企的驻华办事处是最好的出路。那是外企在华开分公司的还少,办事处在华的雇员全部要通过当地的“外企服务公司”挂靠人事关系。当时一个本科生毕业的工资标准是66块,进外企的话就有可能上千,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差异啊!放到现在,你们可能会说我们“崇洋媚外”,争当“洋买办”。但是当时而言只是单纯地想多挣点钱而已。88年、89年是脑体倒挂的矛盾日益激烈的时间段。88年春天我第一次回我爸的老家,我表哥表姐他们拿我当“扶贫”对象,就说我爸妈拿那点死工资供三个学生很不容易,就给我一通买买买,还给我钱。我那个时候一学期连带回家的火车票才花300,我表哥一下就给了我80,简直是一笔“巨款"。
时间既然已经到了88年,不知之后那一年的事情剧里会不会提到。如果没有也很正常。无论怎样我还是期待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对那一年的公正评价。



点评

剧里不会演。  发表于 2022-6-7 08:52
Aqualavida · #51 · 2021-2-12 14:45:30  回复
我去!这剧我真的爱了。现在看到第7集,宋运辉去北京讨论东海设备国产化方案这里了,路司这个角色瞬间立体了,他之前做的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他有他的立场,以及在他那个位置上需要考虑的事情,和宋运辉作为一个厂的技术厂长要考虑的的确很不一样。
所以说这个剧里还真是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我收回之前对于路司的猜测。至少目前来看他还是满坦诚的,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的坦诚。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